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呼和浩特市召开干部大会传达贯彻自治区“两会”精神 包钢主持并讲话 贺海东常培忠李炯参加
1月16日下午,我市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自治区“两会”精神和孙绍骋书记在参加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呼和浩特市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包钢主持并讲话。
政府工作报告
呼和浩特:带头让发展快起来 “块头”大起来
呼和浩特市代表团代表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报告解读★
★回眸这五年★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工作
人民选我当代表 我当代表为人民
依法履行各项职责 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发挥重要制度载体作用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聚焦五大任务 服务中心大局
坚持问题导向 彰显监督实效
自治区十二届政协工作
建言资政工作:聚焦五大任务 服务中心大局
凝聚共识工作:守正创新 画好同心圆
聚力主线促团结 同心共育石榴花
民主监督式调研协商工作:监督聚焦有力 建言精准有效
提案工作:用高质量提案书写履职答卷
★2023自治区两会·代表委员访谈★
张剑秋代表:为首府发展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作为本土企业,伊利集团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举全集团之力助力奶业振兴,为首府发展提供有力产业支撑。”自治区人大代表、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级执行总裁张剑秋说,产业集中集聚有利于资源要素整合、基础设施高效利用,能够有效带动区域内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李恒彪代表:努力打造“内蒙古乡村振兴第一村”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代表,我特别关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利好政策。”自治区人大代表李恒彪是“网红村”新城区保合少镇恼包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华代表:加快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风光氢储车”一体化推进,加快释放新能源汽车产能,提升装备生产配套能力。
李丽琴委员:“云旅游”助推文旅产业复苏
近几年,随着网络数字化生活的普及,网络云游+直播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如何更好地使“云旅游”与线下游优势互补深度融合,挖掘出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经济快速复苏的新途径,还需找准优势创新发展。
郭万富委员:助力“中国乳都” 奶业振兴跑出“加速度”
“奶业惠及亿万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内蒙古地处北纬45度优质黄金奶源带,是全国最大的奶业生产区,发展奶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推进奶业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内蒙古厚望的一件大事。”
★展望2023★
经济布局如何优化?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系列报道之一
已经到来的2023年,内蒙古继续以“稳”为鲜明底色,正在为“稳中快进、稳中优进”的发展新篇章开篇布局。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多内蒙古贡献?民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经济总量如何做大?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系列报道之二
尽管寒意正浓,但清晰而强劲的经济“脉动”,传递着笑迎东风的消息。面对新征程中的新变化新考验,经济总量如何做大?底气和信心来自何方?内蒙古铿锵前行的脚步,书写着答案。极不平凡的2022年,内蒙古用一张张成绩单,擘画了高质量发展的昂扬气势,也展现出“模范自治区”在大战大考中的耀眼风采
科技人才支撑如何强化?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系列报道之三
这是波澜壮阔的征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如何推进?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系列报道之四
内蒙古资源富集,遍地是宝,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的美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羊煤土气”都是内蒙古的骄傲。然而,这种粗放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单一的产业发展方式在给内蒙古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益不高、创新不足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如何实现?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系列报道之五
内蒙古锚定五大任务方向,落实“七个摒弃”,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奋力向新的远方启航,向新的高度迈进。 新的一年,走得再远,我们都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新时代、新征程,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如何实现?让我们循着坚定的脚步,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