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在行动】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树新风 ——呼和浩特市2023年春节期间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和“我们的节日”活动综述

对于志愿者来说,开展志愿服务的脚步,从来不会因为节假日而停歇。1月11日,市文明办安排部署了呼和浩特市2023年春节期间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和“我们的节日”活动相关事宜,连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树新风”为主题,紧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标体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了“党的声音进万家”文明实践活动,运用基层宣讲、慰问演出、文化惠民、学习阅读、展览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服用药品时要注意用法用量,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科学合理用药。”来自赛罕区医院的医护人员耐心地向榆林镇二道河村的老人们叮嘱着用药注意事项。

近日,赛罕区医院医疗健康志愿服务队深入赛罕区榆林镇二道河村,开展“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树新风——迎新春送医送药进乡村”活动,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活动现场,医护人员耐心地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诊疗意见,同时,对常见慢性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专业指导,让群众掌握使用健康生活常识和防疫知识。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年货。为了方便居民购买年货,开心过大年,近日,新城区老缸房社区举办了“家门口的年货节”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一站式”挑选到物美价廉的年货。

无联不是春。春联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祝福和期盼。近日,回民区中山西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呼和浩特美术馆(书画院)开展了“墨香迎新春 春联送祝福”文化惠民活动,为回民区环卫工人和街道辖区群众送去新春祝福。

“荣誉国防铁血铸,誉满全军功勋谱”“群策群力成大计,尽职尽责绘宏图 ”……红纸翻飞、墨香传情,随着书法家们的运笔,充满吉祥寓意的词语跃然纸上。近日,托县文联走进和林县武警中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志愿服务送关爱、文明实践送新风”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以写春联、送春联的形式为武警官兵送去关爱和祝福。

春节期间,玉泉区举办了呼和浩特剪纸作品展巡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献上一道精彩纷呈的剪纸文化盛筵。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近日,市卫健委相关负责同志到包联社区赛罕区兴康社区,分别慰问了老党员、抗美援朝老军人杨汉杰和空巢独居老人霍振秀,为老人们送去了羊毛被和春联,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工作人员在现场还为老人们煮了爱心饺子。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土左旗悠乐城社区暖心服务小分队联合内蒙古酷亲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深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包饺子送温暖主题活动。大家和老人们品尝刚出锅的饺子,为他们送上新春的祝福。

为适应疫情防控“保健康、防重症”的新形势新要求,武川县得胜沟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整合村党员干部、专职网格员和驻村工作队员,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主动帮助特殊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近日,武川县东坡村暖心服务小分队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村户联系”,构建起覆盖全村各个角落的群众服务体系,包括村民医疗、养老保险缴纳、取送快递、代购物品等11项事务,只要村民提出要求,就由党员干部协助办理,充分体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服务内涵。武川县得胜沟乡8个村党支部牵头组建代买代办、老年人疫苗接种、送医送药、生活关爱等多个群众服务体系,组建小分队30个,排查特殊群体276人,公开服务信息28条,送医送药134人次,参与互帮互助126人,开展走访慰问24次,切实做好群众服务保障工作。

1月17日,清水河县城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玉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送新风 ”入户慰问社区居民活动,以真情服务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化身“跑腿侠”,各自按照社区网格划分,对接服务不能出门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及时完成生活物资的购买配送,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把关怀和温暖送进老百姓心坎里,为寒冷的冬日增添阵阵暖意。(记者 吕会生)

又是一年春运时,志愿服务暖人心。为进一步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团市委于1月15日在白塔机场启动了“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送新风” 2023年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青年志愿者针对春运旅客的普遍需求和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群体,围绕咨询指引、行李搬运、便民利民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确保春运工作平安、快捷、有序,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收获旅客满意的笑容和真诚的谢意,营造了浓厚的春运和谐氛围。

弘扬雷锋精神,倡树文明新风。随着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深入开展,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爱心的不断汇聚也让首府冬日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