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呼和浩特发生疫情以来,各种谣言屡有出现。妖言惑众,谣言生乱。造谣者通过东拼西凑,把编造的谣言表现得有声有色,极尽欺骗蛊惑、煽风点火之能事,博人眼球、制造混乱、借机发泄个人的怨气和情绪。
有句话讲,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可见澄清事实的成本有多高,有的甚至需要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
胡编乱造、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等是造谣者惯用的手段和伎俩,以此达到蛊惑人心的目的。11月12日外地一位感染新冠病毒的老人流落街头的视频录音被网民传播成我市案例,11月6日胡某盗用微信头像网上发布某人售卖高价菜叫嚣月挣40万的语音,还有10月19日网传呼和浩特某小区发生天然气管道爆炸的视频……
在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关键时期,网络上这些故意制造的涉疫谣言,不仅歪曲事实、误导公众,而且加剧紧张情绪、扰乱抗疫大局,引起网民大量转发,不同程度造成社会恐慌、民众愤怒等恶劣影响。
谣言止于智,谣言也止于治。智,就是识别,每个人都要多一份理性认知,不网络围观,不道听途说,更不能充当谣言的“二传手”,由受害者变成施害者。治,就是抨击、打击、消灭,并且要全民共治,不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而且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要经常提醒身边人,要挺身而出甘当谣言的“粉碎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传谣,轻者违法,重者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让我们全民联手,共同遏制、打击那些有意挑唆对立情绪、制造社会恐慌的造谣者和传谣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冯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