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人民日报01版
刊登了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这十年,总书记这样勉励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文,
其中提到了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地处祖国正北方,生态地位极为重要。
碧波荡漾、鱼翔浅底,山青树茂、鸟鸣莺啼,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近年来,首府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规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如今,“绿色”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荣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2021年获得“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殊荣。2022年8月,呼和浩特成功入选全国确定的60个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生态优先,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生态”已经成为首府的“宝贵财富”,“绿色”已经成为青城的“最美底色”。

我们一起来看吧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郊,敕勒川绿草如茵。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制定治理方案,应用乡土植物品种,采用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结合的方式,使得敕勒川草原生态持续改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再现。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来到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企业驯化培育了这么多种耐寒耐旱的草种,而且已经得到初步推广,改善了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总书记印象十分深刻,指出:“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蒙草生态专注走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加大特色种业科研、应用投入,精准修复近3000万亩草原、矿山、荒漠等。
据介绍,蒙草生态已建成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累计建立18个适合不同地理、生态条件的种业研究院,收集种质资源4.8万份。公司建立了特色草种智能化导航系统,在内蒙古每0.5平方公里量化一个坐标点,采集点上的水、土、微生物成分以及气象等信息,精准定制生态修复方案。
蒙草生态打造种质资源“保育繁推”一体化应用体系,引种驯化200多种乡土植物,应用于生态修复。内蒙古扎赉诺尔百年露天矿、敕勒川草原等重新焕发生机。
“在总书记的勉励下,蒙草生态找到了符合自然规律、国情地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将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召明说。
大批企业踊跃参与、攻坚克难,我国科学绿化、高质量绿化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23.04%。到2020年底,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已达56.1%。
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中国企业坚持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在绿水青山越来越美的同时,金山银山也越做越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广大企业及社会各界正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