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内蒙古形象立起来 学先进 勇担当】李一芝:扎根社区29载 甘当居民贴心人

已在社区工作了29年的李一芝

“李书记好!”……每当李一芝穿梭于回民区通道街三顺店社区的大街小巷时,居民都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今年53岁的李一芝已在社区工作了29年,成为辖区4000多居民的贴心人。

工作29年来,李一芝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将复杂的事情用心做,扎根在基层一线,凭着对社区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将三顺店社区打造成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近年来,李一芝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抗疫优秀社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93年,李一芝到社区工作,她说,社区工作“忙、杂、累”,需要全身心投入,因着对工作的热爱,好多工作都出色地完成了。因为敬业有担当,2004年她被调整到新组建的三顺店社区工作。

到了三顺店社区,李一芝发现社区里都是20多年的老旧楼房。8个小区里有7个没有物业管理。景观小区2006年物业撤走后遗留问题特别多:5年没有清掏化粪池、自来水费欠缴6万多元、80%的居民屋顶漏雨、家中暖气不热、水箱亟待清洗。面对这些问题,她没有退缩,积极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发动党员、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管理,带领大家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那段时间她上楼顶、下地沟、洗水箱、种树苗。为了了解小区暖气不热和下水不通的原因,她多次跳进地沟了解情况。地沟里面长期封闭沼气较浓,随时可能发生危险,每次她都要先到地沟了解情况,再让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修好了水泵、清洗了水箱、清掏了化粪池,解决了小区用水对户入网,申请到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让500余户居民告别了“寒冬”,真正暖到了居民的心坎儿里。如今的景观小区整洁安宁、和谐美满,开创了小区居民自治管理的新路子。

三顺店社区共有七个民族居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8%,居住在社区的党员有596名。多年来,李一芝依托“单位型社区”优势,主动联系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打造“1214”区域化党建精品工程,带领社区党总支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激发党员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和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积极性,实现了党员在单位和社区活动全覆盖,搭建起了服务居民的“连心桥”。

李一芝提出的“蜂巢社区”发展理念,吸引了“内蒙古芸公益”“呼市沐馨社工”等35家社会组织入驻“蜂巢社区”,近万名志愿者走进社区,通过开展公益项目和服务活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入到社区公益服务中,逐步形成各界力量在社区党总支引领下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共建、效益共盈的新格局,为群众提供了便利、周到、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

疫情期间,李一芝带领社区干部群众严防死守、筑牢防线。她自制疫情防控作战图,带领网格员对辖区居民进行了四轮地毯式摸排,她把最苦最累的工作留给自己,主动承包了从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的监测任务,每天三次亲自上门量体温、送生活必需品、倾倒垃圾。对于263名外来人员,她都要亲自上门了解居家隔离人员的需求,为其购买新鲜的食材、生活用品,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做好疏导和劝慰,让外来人员“隔离”不“隔爱”,切实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怀。她说:“社区,离群众最近,与群众的联系最密切,我们要始终和居民群众在一起,以爱与贴心服务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来佑护居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李一芝在带领下,辖区居民踊跃参与,25名单元长、98名楼栋长主动承担起小区疫情防控排查工作,800余户居民轮流在小区卡口值班,协助社区各监测点工作人员发出入卡、登记、巡逻、做防疫宣传,大家发自内心共同守护着家园。

谈及未来的工作,李一芝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能够把三顺店社区打造得更好,让社区居民感到居住在这里有自豪感、获得感,让三顺店社区的居民收获更多幸福感。(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吕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