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康复辅助器具中心通过现场展示、解说演示等方式大力普及和推广康复辅助器具。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本次活动主题为“促进残疾人就业, 保障残疾人权益”。5月13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同步启动自治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暨“大爱北疆”——助业自强公益助残行动。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办,呼和浩特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呼和浩特市残联承办。
活动中,中国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等10家爱心企业向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现场捐赠物资,捐赠总额折合人民币330余万元。内蒙古兴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爱心企业与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公益资助、志愿服务、无障碍服务供给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借助导盲犬,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是盲人朋友的一种现实需要,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首次实施“我是一只导盲犬·内蒙古辅助犬”项目,向三名有使用意愿的盲人各捐赠一只导盲犬。
为激励更多残疾人自立自强、就业创业,活动当天,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举办了2022年残疾人专场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同步举办。招聘会现场26家企业提供文员、设备检测员、电工等78个就业工种718个岗位。“太感谢了!我希望通过这次助残日活动搭建的平台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市民张女士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此前她没有外出工作过,但是她特别喜欢做饭,日常承包了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活动现场,内蒙古法浦芮食品科技公司的招聘信息吸引了张女士。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先生向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介绍,该公司从2008年起开始为残疾人士提供就业岗位,目前该公司已有残疾员工16名,“我们的这些员工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 钻一行,精一行, 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成就!”李先生说,此次他们还将招聘烘焙学徒15名,企业希望为更多的残疾人士提供实训机会,实现他们的就业心愿。据悉,当日现场达成就业意向99人,其中包括36名残疾大学生。
活动现场,内蒙古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园现场展示了非遗制香、民族饰品、皮雕、木雕、盘扣、草籽画等七大类130余件残疾人文创作品。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内蒙古第三医院、朝聚眼科医院为参加活动的残疾人及热心群众开展义诊服务和心理咨询。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残联、呼和浩特市残联及爱心公益律师现场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公益法律服务。
另据了解,活动当日,自治区民政厅通过制作海报、发放宣传单、现场解说的方式对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进行了宣传,自治区康复辅助器具中心通过康复辅具现场展示、解说演示、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大力普及和推广康复辅助器具。在辅具展示环节,共展示了100余件康复辅助器具,包括假肢、矫形器,矫形鞋,听力、视力类,轮椅类,生活类等各类辅具,品种齐全,功能先进。在各类辅具展位旁,均有专业人员现场讲解和演示辅具的制作流程、适用对象和使用方法,通俗易懂,给广大残疾人朋友上了一堂生动直观的辅具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