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见缝插“绿”打造多处口袋公园

今年,我市新建的口袋公园主要分为历史文化型、时尚活力型、园艺装饰型、亲民服务型四种类型,打破传统单一线性的构图,用曲线重组带状空间的格局界限,慢跑道丰富内部色彩、提升活力,打造“夏天可避荫,冬天可活动”的口袋公园,不断增加广大市民居住与活动环境的舒适度、市容的美观性。

口袋公园又称袖珍公园,是范围相对较小的绿地开放空间,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小巧精美的口袋公园,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一座座可游、可赏、可憩的口袋公园相继亮相青城,已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据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绿地科科长王晓敏介绍,口袋公园是城市中规模较小的绿色开放空间,兼具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和提供居民休闲空间的功能,相较于中型、大型公园,口袋公园的精髓是规模小巧、选址灵活,能巧妙盘活城市较小空地或闲置空间,所以在口袋公园的选址上,园林部门注重精心的规划,力争通过园林手法的改造与更新,将原来比较消极的、城市散落的空间实现质的飞跃。

目前,规划设计亮点纷呈的口袋公园分别是:清·和硕恪靖公主府西侧绿地,该地块位于清·和硕恪靖公主府主入口处,紧邻通道北路。地块改造以“与历史对话”为主题,意在突出公主府景点特色,在原有红墙的衬托下,将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展现古迹新面貌。

万豪长隆湾南侧游园绿地,该地块位于银河北街,紧邻万豪长隆湾南门东西两侧,周边单位、小区较多。地块改造以“现代城市中的古典园林”为主题,对场地内的凉亭、长廊等构筑物进行修葺、美化,完善其功能性;对园路进行修补,串联全园的路径系统,提升植物景观,对现有树种进行修剪、梳理,选用草花及观赏草等地被,打造通透中层、精致底层的景观效果。

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北街绿地,该地块位于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北街南北两侧加厚绿带,宽约10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地块改造以“青年阵地”为主题,路南是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为家长提供休息停留场地的同时,以教育宣传为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自主发展”;路北以及东西两侧均为居住区,居住密度大,用来分散人流,以简洁为主,使整体极具趣味性和观赏性。该地块属于街头绿地,本次设计将其打造为口袋公园,增设游览步道,丰富绿化景观。同时,可设置一处公园标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口袋公园的设计是道路景观走廊的一个新的延续,提高景观绿化的同时,实现社区活动功能。

锡林南路(世纪五路至世纪六路段)西侧加厚绿地,该地块位于城市南段,周边商业繁荣、居住区较多。地块改造以“童趣”为主题,以优美曲线勾勒出游径系统布置于绿地中,梳理地形,形成高低起伏的小山丘,与观赏草结合形成自然野趣的景观,园中布置特色座椅及东南角入口处的景观小品,形成具有现代风格的街角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

滨河南路荷塘月色小区北绿地,该地块位于城市东端,滨河路与东二环交会处,周边小区较多,人流量大。地块改造以“花丛溪流”为主题,通过动感的流线和错落的台地设计,全面提升周边环境。将原有郁闭度高的植被透绿,建设开放性的公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明显改善了周边环境。公园注重绿化的整体性,力图打造“有颜色、有温度”的城市空间。

海东路花园绿地,该地块位于城市北端,海拉尔东街与科尔沁北路西北角,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交会处。地块改造按照符合城市互通重点节点的功能,选择季相变化丰富的本土植物造景,达到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其次,满足口袋公园的功能要求,绿地内布置园路、廊架、亭、座椅,为周边游人随时可游可憩提供场地及适宜的优美环境。(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