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闻网6月25日讯(记者 张文娟)保鲜膜、塑料袋、宠物粮,这些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过期食品属于什么垃圾?废手机充电池属于哪类垃圾?……一场围绕垃圾分类展开的知识问答在关帝庙街小学的操场上进行,引得全校学生争相竞答。
6月24日,由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长效管理办公室垃圾分类办、西街街道联合开展的以“垃圾分类齐参与,美好生活共助力”为主题的垃圾分类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垃圾分类宣讲员吴老师准备了宣讲内容,设计了丰富的互动环节,让同学们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意义。在每次吴老师提问后,学生们都高呼“老师,我知道!”,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关于垃圾分类方面的问题。
学生李敬宇告诉记者:“垃圾分类老师在课堂上也讲过,不过没有这位老师讲的细致。再讲一遍以后,我会记得更牢的!”李敬宇还说,会将老师讲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让全家都开始进行垃圾分类。
“我们是四色垃圾桶,也是挑食的小吃货。塑料袋分给蓝色可回收垃圾桶吃,螃蟹壳让给绿色的湿垃圾桶。至于那给废旧油漆,就留给红色的有害垃圾桶啦!”台上,六位小学生用稚嫩的童音和直白的语言结合宣讲老师教授的垃圾分类小知识,表演着有关垃圾分类的小故事,阐述他们眼中的垃圾分类的概念。台下,小观众们全神贯注的观看,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垃圾分类工作需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通过此次活动,可以培养和调动学生对垃圾分类投放的自觉性主动性,强化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新城区长效管理办公室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还将在全区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号召每一位居民都能行动起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携手共建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