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民区盛泰雅园小区居住的王大爷每天都会拿着分好类的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内。作为回民区首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垃圾分类早已成了该小区居民的自主行为。
“自从实行垃圾分类之后,通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宣传引导,我们知道了不经过分类的垃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更是一种资源浪费,通过分类处理,垃圾也能变废为宝。”王大爷说。
自2017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回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回民区引进4家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共有22个居民小区完成了垃圾分类推广工作;114家公共机构开展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累计投放垃圾分类设备493组,设置垃圾分拣中心1处(金一道)、“垃圾分类中转站”14处。
与此同时,回民区多次开展了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校园大型宣传互动活动,工作人员给市民讲解分类投放垃圾的方法并发放了学习手册,全面推广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并针对公共机构出台了垃圾分类绩效考核标准,垃圾分类处理不力将被问责,不断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在创新宣传载体、方式上,结合基础设施改造,设置宣传墙画、宣传牌,借助学校、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垃圾分类“小手牵大手”“志愿者在行动”等活动,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回民区将继续狠抓任务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定期梳理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及时总结好经验、好方法,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有效进行,还将选树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通过示范先行、典型引路,不断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和工作成效。从今年起,陆续在农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动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再利用,努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通讯员 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