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热天气的到来,让市民感觉不适的不仅仅是闷热的天气,闹人的蚊子也明显增多,一不小心就会被蚊子盯上几个大包,一旦被咬,持续很多天红肿、痒都不会消失。夏天被蚊子咬是我们难以避免的事,除了不舒服,有的人还担心自己被蚊子叮了后,会不会引起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我们常见的乙肝。那么,蚊子叮完乙肝患者真的会传播乙肝病毒吗?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病一科主治医师周伟针对这一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不必担心蚊子传播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会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吗?周伟医生介绍说,不会!蚊子吸血时通过唾液管吐出唾液润滑、麻醉皮肤,通过食管进行吸食,所以,进和出的管道是分开的,并且蚊子在一次吸血后不会立即再次吸血,感染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使蚊子再去吸食另一个人,也不会把吸食的血吐出,而残留在蚊子的嘴上的血量非常微小,即便含有极微量的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也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消灭。
此外,乙肝病毒也不能在蚊子体内生存,进入蚊子体内后会被蚊子像消化蛋白质一样给消化掉。因此,大可不必担心蚊子叮咬会传播乙肝病毒。
应该担心的乙肝传播途径
对于传染性疾病,大家往往一听到就会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和患者相处。对于乙肝传染,很多人还会担心与乙肝患者一起吃饭、相处交谈等,会不会发生感染呢?周伟医生表示,除了蚊子叮咬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也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乙肝病毒主要传播方式是血液、母婴、性接触传播等。当然,拔牙、共用剃须刀、有创的美容(如文眉、穿耳、注射针剂、整形等)、共用针具、使用来历不明的血液制品、不洁的性行为等,都有可能造成乙肝病毒及其他疾病的传播。所以,了解了乙肝的传播方式,大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避免,保护好自己,免受乙肝病毒侵袭。
高危人群要注意早做筛查
周伟医生介绍,由于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发病非常隐匿,很多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或感染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可以不出现任何症状。许多患者都是在某次体检中“意外”发现感染乙肝病毒的。
建议以下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筛查,定期进行体检,除了进行肝功检测,还应进行乙肝病毒五项指标(俗称“两对半”)检测,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下这些人都是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1、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者,尤其是血友病患者;2、注射吸毒者(尤其是静脉注射);3、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患者;4、有过外科手术或其他创伤性行为的人(包括美容、口腔手术等);5、酗酒成瘾者;6、乙型肝炎家庭内接触者(尤其配偶);7、有不正当性行为或同性恋者;8、乙肝孕妇所生婴儿等。 据《半岛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