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也把锻炼放在了晚上。可是,最近网络疯传《晚上锻炼就等于找病》,大概说“晚上运动违反自然,白天锻炼养阳气,晚上运动伤身伤阳气。”
■解读专家:杭州市中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倪克锋
传言中提到,晚上连小鸟都知道藏在林子里,晚上运动违反自然,不仅得不到锻炼效果,还会伤身。甚至引用《黄帝内经》来作为理论基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升,日中而阳气隆,日夕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聚,勿扰筋骨,勿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看,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早就这样讲过了,晚上主张不运动,不扰动筋骨,不汗出伤阳。晚上百鸟归巢,精气神内敛,阳气收藏,毛孔内闭,这时再拉筋练骨,跑步跳舞,就会筋肉充血,脏腑亏虚,人就会越来越没劲。
《黄帝内经》虽提到晨练的概念。但没有说晚上锻炼一定会伤阳气,历代文献也提倡子时练气功。从另一方面看,人体有阴阳两个方面,存在阳气不足也存在阳气过盛。养阳气不是运动的唯一目标,现代人高血压病发生率明显增高,而高血压很大一部分由阳亢引起,应滋阴潜阳。
《黄帝内经》的这段话,只是强调了在阳气升时,这个时间点上运动可能不容易困乏,晚上可能容易让人感到困乏;但中医学上明确提到,运动这种肢体活动养生方式,是通过经络气血来调整机体脏腑及全身,而经络穴位是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的,说明运动可以改善我们机体的气血阴阳。所以,不能单从这一段话就否定了其他的《内经》理念,这是断章取义。
现在我们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都是晚上或下午锻炼,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不适或状态越来越差,说明了一天中的运动时间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能拿个别现象来武断地得出结论。
抛开断章取义的角度,我们说事物是在不断变化中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体质已经与以前不同了,作息时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能一直用老视角看问题。 据《当代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