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呼和浩特市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周”行动部署要求,营造清洁、整齐、优美的乡村环境,呼和浩特武川县哈拉合少乡盯目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持续打造农村新面貌。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再部署。呼和浩特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召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专题分析研究会议,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的老大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方法、预案,然后对各支部党员干部在解决方法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查找问题,明确措施。印发《哈拉合少乡关于环境卫生大清理的通知》,提出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生态宜居家园、选树乡风文明典型”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科学制定措施,党员干部要采取“闭环工作法”,身入一线,亲力亲为。同时,要求建立日报告制度,各村党支部每日报告卫生清理进度、清理面积、清理前后效果对比照片等信息。乡党委、政府实地暗访督查整治效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二是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凝聚力量吹响环境卫生整治“冲锋号”。呼和浩特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党委按照“党员带着干部干,干部带着群众干”部署思路,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宣传、发动广大村民参与到卫生整治工作中来。党政班子成员深入村庄开展环境整治宣传指导,通过现场会议、喇叭广播、横幅标语、上门动员等方式,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清洁中,营造出浓厚的环境卫生清洁氛围,并且创新方法措施,鼓励农户用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农户可以在“爱心超市”换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额后可以兑换米面粮油、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极大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情。经过系列举措,哈拉合少乡形成了党政班子成员驻村一线指挥,党员干部和扶贫驻村队员、包户帮扶干部同心协力,公益岗位人员、村民志愿者主动积极的“党群一心、干群齐力”良好格局,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突出重点,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按照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环境卫生清洁要按照“屋里院内、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村道林带”卫生规范要求,党员、干部、群众在党委的带领下,厘清环境整治思路、细化卫生清理举措,积极进行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针对村民屋内院内脏乱无序问题,帮扶干部为村民讲解如何收拾庭院和屋内卫生,督促、帮助村民清扫庭院,拔除杂草,达到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序,柴草堆、煤炭各有所贮的效果。
针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问题,村里党员干部带头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做好“门前三包”,带动村民清理烂砖碎石杂草等杂物,清除私搭乱建,圈养畜禽,合理设置垃圾桶,确保房前屋后干净清爽,整洁有序。
针对田间地头残膜毛管乱飞、秸秆枯枝满地问题,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行动,村公益岗和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捡拾残膜、毛管、塑料、秸秆、枯枝,废物利用生活做饭,不能的就地深挖掩埋,绝不进行焚烧,废弃农药瓶统一处理。
针对通村路、通组路、连户路及两旁可视范围、路边沟渠及树林等重难点部位白色垃圾围村围城问题,划分责任区域,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拉网式全面清理、捡拾,确保环境卫生不留死角。
集中清理出来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塑料袋、地膜、瓶瓶罐罐用袋子装好放好,统一回收;烂土乱石统一调用铲车、清运车进行清理;秸秆、枯枝柴草等垃圾除农户自身利月外就地挖坑掩埋,切实做到“户分类、村收集、统处理”。
截至目前,全乡环境卫生整治累计投入劳动力1400多人次,累计调用挖机、铲车、清运车等各类机械330多车次,先后共清运垃圾百于吨,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清洁周”行动,哈拉合少乡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群联系更加紧密,党的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精神状态不断提振,热爱集体、建设家乡的热情高涨,文明新风逐步形成,公序良俗得以确立,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为更加有效推进精准扶贫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更加激发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常抓不懈。进一步建立健全“门前三包”、“爱心超市”、环卫保洁、村规民约、监督检查等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出台《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制定奖惩措施,与村民签定《环境卫生清洁承诺书》,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切实加强乡村保洁队伍建设,对村公益岗保洁员采取正反激励措施,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公益岗位干事创业积极性;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扎实开展公开帮教、“群众说、乡贤论”道德评议和“最美乡村家庭”“最美乡村人”评选,引导村民树立文明卫生的理念;推广以“表现换积分,积分换物品”和“垃圾换积分,积分换物品”的“爱心超市”自助式帮扶等做法,积极探索激发群众干劲的帮扶新路子。
乡党委政府不定期对各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督查,现场指出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由乡纪委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