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夜晚,乍暖还寒,玉泉区2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依然紧张忙碌着,出入检测、日常测温、递送晚餐、询问留观人员状况.....,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玉泉区利用两个酒店建起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截至发稿前,玉泉区两处隔离观察点已接待累计入住留观人员9批次,人员224名,132人已陆续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强力执行、密织工作网
为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聚集性感染,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玉泉区迅速行动,制定一系列“硬核”举措,对辖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确诊患者的居民小区同单元楼居住人员接到集中隔离观察点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力争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月1日,按照市委有关部署要求,玉泉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人员安置组组长刘照江立即组织应急管理局、玉泉区公安分局、玉泉区卫健委、玉泉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实地进行选址,对照7条隔离观察规范,现场查勘酒店位置、内部结构,着眼细节、一一排查,仔细比对研判,最终确定两个符合选址规范的酒店。场地确定后,安置组马上将指挥部设在一线阵地,组长全天驻点调度具体工作。
据介绍,每一个安置点细化成立医疗、安保、后勤等10个专项工作组。在184间单独隔离房间配套设施保障到位,在保障电视、网络等通信畅通基础上,适当进行改造,合理划分集中隔离观察点内部区域,张贴各类引导标识,确保被隔离人员按照规定路线进行隔离,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全部工作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酒店监控和与值班实现“技防+人防”,确保预警到位。现场配备疾控中心人员、医护人员和临床医生,做好各项技术处置和物资配备保障工作,一旦发现发热病例,迅速启动处置流程。
“三、四、五、八”管理服务合理有序
为使隔离点管理服务更加科学、规范、实用,玉泉区人员安置组指挥部制定了“三、四、五、八”管理制度,即:严把三关、公开四条、服务五块、落实八项,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服务流程,进一步细化、严密管控措施,把留观人员服务工作做得更加精准、更加到位。
1号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负责人张虎平介绍道:“ ‘严把三关’,就是严把集中隔离区域隔离关、严把集中隔离人员入住解除关、严把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进出关;‘公开四条’,即公开工作人员通讯信息、公开工作流程标准、公开服务保障事项、公开医学观察进展情况;‘服务五块’即提供党员组织服务、医疗保障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后勤保障服务、疫情防护服务。一方面,用后勤保障让群众感受温暖,全面保障餐食、饮水、消毒、防护用品,兼顾孕妇、老年人、婴幼儿、患病人员等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医疗组面对面和党员利用微信、电话点对点包联3至5名安置人员,线上线下解决心理情绪问题,综合保障安置人员身心健康;‘落实八项’,即警戒线、独立房、服务队、微信群、登记表、值班表、监控器、告知书等八项规定程序措施。通过上述严格的管理服务措施,为阻断疫情传播提供了科学运行规范,确保隔离点万无一失。”
党组织成为抗疫前沿坚固堡垒
一线指挥部成立之初,就建起了由51名党员组成的临时党总支。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和9个党小组,党员点对点包联隔离群众,党小组负责楼层管理,实现网格化虚拟社区管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党组织成为抗疫前沿坚固堡垒。
2月18日上午,记者在玉泉区疫情防控人员安置指挥部1号安置点见到陈治永时,他正提醒着年轻同事做好每个细节:复核新来的留观人员基本信息登记;做好医疗废物收集、对隔离房间等区域及其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发放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告知书、如何预防疫情感染等宣传资料;不折不扣地实施每天两次的体温监测和情况登记;随时关注留观人员的三餐等,尽力满足其生活物资的采购、发放需求……
采访时,陈治永不断地与同事们交流、上传下达,对接各项工作安排和部署,不时接到留观人员电话。电话中,有的留观人员担心身体健康,有的留观人员想叫外卖,甚至还需要修理电器……可以听到,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不失耐心和热情,电话另一端的留观人员反馈都很满意。面对日常繁杂的工作状态陈治永始终面带微笑、不慌不乱,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为一名党员,非常时期,我们就该冲在前,哪儿需要就奔赴到哪里,每天及时汇总留观人员提出的各类生活物品采购需求,不管何时我们工作人员勤‘跑腿’,最大限度保障留观人员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和各类生活需求,让大家平安舒适度过观察期。”陈治永说道。
另一边,担任此次人员安置指挥部1号安置点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的原健瑛正在穿戴密闭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帽子、护目镜和鞋套,准备进入隔离区,进行隔离区间检查留观人员管理服务保障工作情况布局检测和消杀防护等工作。“今天感觉怎么样?有生活上的需要跟我说。”每天与留观人员通话询问身体状况或者送生活物资的时候,原健瑛都会多聊上几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此外,考虑到时间一长,大家难免会焦虑,甚至恐慌,所以原健瑛会不定期的进入隔离区,除了观察、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还要关心个别老、弱、病、残、孕妇的身心状况,仔细询问并做好台账,充当知心伙伴,不断安抚他们的情绪。“当时,我们这儿有一个怀孕6个月的孕妇,由于他爱人在部队,家人不在身边,每天都担心自己身体状况,后来,我到隔离区与她进行沟通,做心理疏导,因为我也是‘过来人’,有共同话题,经过多次沟通,她的紧张心理慢慢平复下来,也逐渐地理解了我们的工作。只要他们提出了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身兼数职,医护人员、酒店服务生、心理咨询师、朋友、家人……原健瑛说:“疫情当前,正是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党员干部一定要在关键时刻发挥好作用,对于这些留观人员,在加强医学隔离观察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将心比心,多注重细节,时时刻刻让他们感到安全感。”
“隔离”隔不断温情
2月18日10时,距离留观人员就餐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玉泉区疫情防控人员安置指挥部指定配餐餐厅后厨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在食堂加工区、烹饪区等操作区域,后厨工作人员穿戴整齐规范,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切洗、烹饪等工作。在后厨工作人员忙碌的同时,后厨内安装的多个高清摄像头已将工作人员每一步的操作场景传输至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平台,市场监管部门可通过平台对后厨进行实时监控。
据餐厅负责人介绍,疫情当前,为保证安置点工作人员和留观人员饮食安全,餐厅严把卫生关口,为隔离人员设计了健康、营养的食谱,并且每餐都额外增加酸奶、水果、小菜等,保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配餐全程佩戴厨师帽、口罩和手套,充分保障所有留观隔离人员和防疫工作人员的安全饮食。据了解,该厨房每日在配餐前后都要进行严格消毒,配餐所用的食材、餐具等均经过卫生安全检测,由定点供应商提供。
安置点后勤保障组负责人赵文刚介绍说:“自接到防控工作任务以来,我们在两个安置点,对房屋的结构、酒店临时的隔离措施、后勤保障、防护用具等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对留观人员的特殊人群制定特别服务计划,特别是老、弱、病、残、孕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服务措施。现在留观人员情绪稳定、餐食营养丰富,大家积极主动支持,相互鼓励打气,相互配合抗击疫情,共度困难。”
“我们把‘稳情绪、有成效、防交叉、敢担当’作为工作目标,突出‘两个负责’,对留观人员和干部职工负责,抓好日常安全防控的同时做好各项防疫工作,最终目的确保留观人员在集中隔离观察点平安度过观察期,保障他们的饮食、心理疏导和人员个性化需求。”2号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负责人巩建平说。
自玉泉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设立以来,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让留观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热情与温暖。据了解,秋实璟峯汇业主崔明一家曾入住2号安置点,现已期满解除隔离。面对记者,崔明激动地说道:“在留观时期,使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作人员日夜坚守,视大家为亲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同时,在这段‘与世隔绝’期,也让我有机会思考人生,思考未来,珍惜安乐,平凡可贵……”。
正是无数个冲在一线的工作者们组成了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前沿阵地,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堡垒。
(呼和浩特新闻网 记者 闫鑫 泉媒体记者 佟永叶 崔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