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年有,今年不一样!防控疫情,呼和浩特人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今日春节

大年初一

给您拜年啦!



今天,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中国人最为看重、庆祝最热烈的传统节日。此刻,最浓的是亲情,最美的是笑脸,烦恼抛在脑后,祝福献给新年!

民俗专家表示,作为中国第一大节日,传统的农历新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而现行的春节只有100多年历史。




农历新年历史悠久,传说,它兴起于虞舜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或“腊祭”。但把正月初一作为新一年的开始,正式形成在汉代。直到唐宋时期,过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全民狂欢的“中华第一节”。


1913年7月,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批准以农历新年为春节,例行放假,从1914年实施。自此,农历新年就改称“春节”了。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公历1月1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春节年年有,今年不一样。

如今,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全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战斗已经打响。包括医务工作者在内的许多人奔波一线,难以回家团圆。在这欢度佳节的美好时刻,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我们坚信,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攻防战。



话说这正月里

可是有很多充满仪式感

的习俗讲究呢~

一起来瞧瞧

——

话初一




拜大年有讲究:

“过年好”、

“给您拜年了”

……


大年初一我国民间有拜年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长辈叩头,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传统拜年礼仪大多分三种。

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要行叩首大礼。

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俗称“吉拜”。行礼时,双手抱拳前举,左手握右手,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

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辈间的拜年。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




小编告诉你

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春节拜年

可千万别搞错啦!




扫帚不上班:

老话说:初一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

传说中,大年初一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杯子、碗等瓷器,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一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春节,中国有句老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图的就是在新年里合家欢聚,幸福美满。



2020年的春节

注定是不平凡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这些新型肺炎的预防措施

请务必牢记

——




戴口罩:外出时记得戴好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

少聚集: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在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将口鼻遮住;勤洗手,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

注意食品安全:不吃野味;不接触野生动物和活牲畜;生食熟食分开处理;肉蛋类要彻底煮熟。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来势汹汹,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你我他一起努力,大家鼓劲加油,一定会战而胜之。希望网友们都能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度过一个平安祥和、幸福安康的庚子年春节。



我们在一起

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