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冒风、脏污破旧的旱厕,乌烟瘴气的土炉……一提起以前冬天农村的生活环境,不少农村群众有着最为直观的体会。
而现在,这些景象可看不到了。说起如今村里的变化,赛罕区榆林镇河南村村民赵计娥深有感触,“变了,全变了,现在,你根本看不到这些景象了。”
诚如赵计娥所言,这个冬天,“变化”成了赛罕区农村群众的共同感受。
走进河南村,街道整洁,氛围祥和,随处可见的青城驿站成为村容环境变化的标签。据了解,我市首个农村青城驿站就建在河南村,由此,“厕所革命”带来的文明新风也“吹”进了村民家中。
“没想到在农村我还能用上水冲马桶。”赵计娥笑着说自己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我年纪也大了,腿脚不方便,上旱厕时蹲不下去站不起来,孩子们回来也嫌老式旱厕又脏又臭,夏天苍蝇多,不愿意去。安装了水冲马桶后孩子们回来也高兴,一说要安装水冲厕所我就第一时间响应。”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赛罕区榆林镇河南村驻村第一书记苏依勒说:“去年河南村水冲厕所改造已全部完成,在今年的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户厕改造方面,河南村在去年的基础上从管理入手,不断了解村民使用的满意度,对需要维修的第一时间进行了维修。从效果来看,老百姓的满意度非常高,下一步,针对水冲厕所产生的污水,村委会也制定了应对办法,污水存放一定量的时候,会及时联系吸污车进行统一清理。”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一个小小的马桶解决的不仅仅是“如厕难”的问题,也能让在外工作的孩子们回家后少一些抱怨,添一分和气。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村民刘大姐的家里。走进位于客厅西北角的卫生间,整齐的瓷砖、干净的水冲马桶、现代化的淋浴设施……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人们口中的“庄户人家”。“这厕所又干净又方便,再也不用大半夜起来出去上厕所啦,冬天不冷了,真好!”刘大姐乐呵呵地说。
农村有句俗话说得好,“家暖一盘炕”,这样的感觉,对于已经进行了环保炉具置换的河南村村民宫阿姨一家来说更是有着切身的体会。
“原来是用小土炉取暖,只有炉子周围热,又费炭又不暖和,一烧开,烟熏火燎的,家里都是黑乎乎的。去年,政府给我们免费换上了现在用的清洁暖气炉,三间房都安了暖气,这个冬天不管在哪个屋,都不觉得家里冷了,烧炉子也不冒黑烟还省煤,真是省心又省事儿,心里‘暖洋洋’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赛罕区榆林镇河南村清洁炉具已全部更换完毕,清洁炉具的热性能比传统炉具的热性能高1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更是能降低40%以上。自从家里有了“过冬神器”,家暖了,村民们的心也“热”了。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据了解,今年,赛罕区从区情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以厕所改造为重点,大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已开工改造水冲厕所6651户,完成6253户;开工新建水冲公厕87座,完成69座。
农村风貌不断刷新,由内而外的精气神日益凸显,不仅美了村庄,也暖了民心。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赛罕区的稳步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正在不断破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