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小窗口 为民服务大爱心

“有了这个窗口,我们能很好的交流,真好!”昨日上午,在昭君新村社区内,蒙古族大爷阿穆尔汗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开心的对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说。

原来,不久前新城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昭君新村社区开设了民族团结示范岗,辖区内一些普通话不太流利的市民可以来这里办理各项事务。

在昭君新村社区民族团结示范岗的办公桌上,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到了整齐摆放着的便民服务热线联系卡、少数民族事务服务手册、民族宗教政策问答宣传册,身着蒙古族服饰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流利的蒙古语与前来办事的居民交流,聆听他们的问题。

来自四子王旗的蒙古族阿穆尔汗大爷,从今年6月份开始,跟随女儿和女婿生活在附近一个小区,老人基本不会说普通话,但是他想咨询牧民如何参保的事情。“几个月前我就想咨询这件事情,但是因为不会说普通话不敢来社区咨询,昨天在小区院里听见一个老朋友说,社区有这样一个窗口,所以今天一大早我就过来了。”在民族团结示范岗工作人员的翻译下,阿穆尔汗大爷这样对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说。

“自从我们设立了这个民族团结示范岗以来,专门设立了蒙古语服务窗口,社区里很多不会说汉语的蒙古族居民,也能够对社区工作提出建议了,能在这里解决的事情,我们就当场办理,不能解决的,窗口也会及时帮助咨询协调。”示范岗的工作人员说。

昭君新村社区书记周菲菲介绍,辖区有很多居民来自牧区,他们普通话不太流利,想要办理事务时,存在明显的交流困难,但是居民的事,没有小事,抱着这样的工作态度,在不久前他们社区专门开设民族团结示范岗,派遣一位工作人员,前来这里协助居民办理各项事务。

不仅如此,昭君新村社区还定期举办有关民族团结的讲座,邀请民族团结模范人物讲先进事迹,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营造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

(记者 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