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左,情在右 他们用初心使命为“生命路”护航

“赛罕区医院的医护人员不仅上门给我们做体检,还免费送医送药和助残器械,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欢迎他们常来。”赛罕区敕勒川路街道合林社区的曹云花眼含泪花激动地对记者说,“一说这个我就心痛的厉害,老汉股骨头坏死,虽然做了手术但依然常年卧病在床,止疼药不少喝,但是依然疼的厉害,他们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挺感谢他们的。”

像这样的精准健康帮扶,对于赛罕区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他们工作的另一项延伸,也是他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承诺践诺的一个最有力体现。赛罕区医院党支部书记康冉告诉记者,“我们开展主题教育,号召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我是谁?干什么?为谁干?’和‘我的初心是什么?我的使命是要做什么?’心得体会交流,并要求医护人员要践诺承诺,担当好职责和使命。除了医院的日常工作,我们每一次的义诊活动都是利用医护人员的休息时间进行的,谁有空就参加。除了简单的血糖、血压等常规检查,我们更是带着彩超仪等机器为群众做全面检查以及健康知识讲座,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

“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我凭着我的良心和人格履行我的职责,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我愿尽我最大的努力……”这铮铮誓词就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赛罕区医院的医护人员更不例外,为了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他们走村串户地毯式的服务,为全区6720名农村育龄妇女进行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筛查,为不能行动的残疾人入户进行现场鉴定和指导康复功能训练及思想引导,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赛罕区医院还专门增加门诊统筹药物的种类,来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少跑路,这一项项的便民利民措施也让患者得到了最优质的服务。渠四清作为病人家属都忍不住为赛罕区医院的医护人员点赞,“我觉得这里的护士大夫服务很好,定时定点来检查,对病人热情负责,医保政策报销比例大,对老百姓关心负责,感觉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让患者满意,盼病人康复,是赛罕区医院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为了这一初心和使命,就有众多医护人员兢兢业业奋斗在一线。“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这话形容武俊平一点都不夸张。穿上白大褂,他是手拿探测器的超声波医生,为患者仔细检查,耐心解答。脱掉白大褂,武俊平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赛罕区医院的后勤主任,小到亲自处理医院的污水管网堵塞,保证医院的日常正常运转,大到半个多月不休息地盯着拆迁工作,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就是这样一个严肃少话的医生,他的承诺践诺也和他本人一样朴实无华,“我的承诺践诺就是把我的技能体现在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详细为患者检查。为医院做好后勤保障,让医护人员无忧。”就是这样一个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患者放心,让同仁安心。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对于有着30年护龄的内科护士长云妙珍来说,每天查房、换药、接诊这些日常工作虽然繁杂重复,但是依然没有磨灭她对于护理工作的热爱,“在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给病人做健康教育改善病人健康观念,提升健康认识,自觉自愿加入健康生活中来。”而现在,最让云妙珍感慨的是人们幸福指数提高了,观念也提升了。“我们医院治疗的患者大部分是咱们赛罕区的群众,刚工作的时候发现几乎没有农民住院,因为没有钱,还不能报销。现在国家有了全民医保,如果有不舒服,他们都会来看病,系统调理后才出院。健康意识提高了,健康方式也转变了。”这样的变化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充实忙碌的工作成为他们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最有利保证,“虽然累但是给更多人提供帮助,建立美好生活的信心,我们就觉得值了。”

让更多的病人恢复健康,是医护人员的心声,让更多的生命得到延续,却是医护人员的祈盼。赛罕区妇产科主任胡永利告诉记者,“以前一年最多接生过1470个新生儿,平均一天就有4个孩子出生,看着这些孩子我们就觉得很幸福。现在虽然妇产科病人少了,但是我们依然会做好各项孕检,同时也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给妈妈们最安全的保障。”

每一位赛罕区医院的医护人员,永远牢记着他们的初心和使命,就如同他们当年的誓词那样,“我坚守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恪守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秉承人文人道,仁医仁术,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执着追求,维护医学的圣洁和荣誉。对待病人,无论贫富、地位高低,我都将一视同仁……”(赛罕区融媒体中心 吴乐 杨宏 李颖剑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