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垃圾分类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7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2019年6月6日,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底前,包括我市在内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总量约有10亿吨,并还在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长。杭州市三年的垃圾可填满整个西湖。与此相应的,是严重不足的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中国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而垃圾分类可使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三分之二。没有人喜欢生活在垃圾里,但没有人可以不完全不产生垃圾,如果再不面对这个难题,我们迟早会活在垃圾堆里。因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一环 ,垃圾分类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占地、减少污染、变废为宝、减少疾病传播等等。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呼和浩特市从2018年开始全面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并专门制定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力争到2020年底前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倡导全市人民垃圾分类,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在个别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取得良好成效。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有人说,把垃圾扔对垃圾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不是在分类,其实是在自救。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进去,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对每一个垃圾进行分类,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也许每一个新理念的推行,都注定会是一段漫长的路,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终会有所收获。只有人人都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社会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
(文/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