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县精准培训为干部“蓄能充电”

    呼和浩特新闻网6月14日讯 据《呼和浩特日报》报道(通讯员 蒙军)清水河县立足干部培训需求,从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培训方式等方面精准发力,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保障、注入强大动力。

    强化组织培训,确保设置科学。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办负责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同时加大财政对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和相关培训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干部培训提供经费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紧扣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和发展需要,突出重点内容,精准设计培训专题和课程,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按照“短平快”的原则,加强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确定培训规模、学制、对象、方式、师资等,实现应训尽训、精准培训,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频繁参训。

    创新培训方式,确保培训实效。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摸清干部队伍现状,分析其能力、素质和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设定培训内容,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对党政领导干部,侧重在落实政策、明确责任等方面开展培训;对各级业务骨干,注重从业务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开展培训;对驻村帮扶干部和村干部从培育带富能力方面开展培训;其他各级各类干部,开展扶贫新知识、新理论、新政策培训。采用现场观摩、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答疑、交流研讨等培训方式,加强在脱贫攻坚一线、田间地头、观摩会现场等地进行实践实战培训。选派289名脱贫攻坚一线的领导干部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地区进行学习。举办各类脱贫攻坚主题培训班12期(次),培训脱贫攻坚干部3000余人次。

    强化培训管理,确保学有所获。建立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把工作情况作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各单位根据脱贫攻坚需要,抓好贫困地区干部教育培训、村“两委”队伍及后备队伍教育培训。将学习效果作为检验培训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要求学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组织学员进行培训结业考试。培训结束后,要求每位学员认真总结,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