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奋进新征程呼和浩特“两会”融媒报道
图解2021年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擘画首府高质量发展蓝图代表委员有话说
2月22日,呼和浩特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放在代表、委员桌头的《政府工作报告》搭上了“互联网+”,只需扫扫《政府工作报告》首页右上方的二维码即可看到直观、轻快的数据版《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读懂2020年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Copyright ©2004-2021 hhht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呼和浩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呼和浩特新闻网
Copyright ©2004-2021 hhht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呼和浩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呼和浩特新闻网
(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重大成果。累计分流国际航班84架次、1.6万人,救治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4例。全市经济在重重困难中稳步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00 .7亿元,增速逐季回升,实现由负转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7 .1亿元,同比增长6 .9%。 (二)三大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脱贫攻坚方面,整合各级财政扶贫资金5.4亿元,3个集体、3名个人受到全国表彰,“组团式”社会帮扶机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学习推广。污染防治方面,新增热电联产供热能力1470万平方米,如期完成157个村、6.8万户的燃煤散烧综合治理任务。风险防控方面,全年化解隐性债务192.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三)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一产方面,农作物总播面积671.7万亩,粮食总产量34.8亿斤。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15.9万亩、56.1万吨。二产方面,伊利、蒙牛分别进位至全球乳业第5位和第8位,顺利通过“中国乳业之都”复评。全年新增百亿元企业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三产方面,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4.5%。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完成营造林60.6万亩。入黄口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敕勒川草原入选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自治区级绿色工业园区2家、工厂5家,新建绿色矿山6座。 (五)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和亿元以上企业投资项目255个。将全市10个工业园区优化整合为7个。 (六)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区3条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在城区所有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解决“办证难、回迁难、入住难”项目275个、20.88万套。荣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全区首个城市大脑上线运营。成功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这一亮丽名片。 (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呼和浩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开通运营,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通过海关总署批复验收,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147亿元。在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政务服务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在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价中由2019年的倒数第一名提升到2020年的正数第二名。 (八)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超过7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789元和20489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9所,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04个。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九连冠。
↓↓↓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3%,人均GDP达到8.9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29.1∶66.4,培育形成了乳业、生物医药、硅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41家,较2015年末增长了3.8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2016年的0.94%预计增长至2020年的1.6%。和林格尔新区“三年成型”目标顺利实现。 (二)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完成,清水河县老牛湾村、托县郝家窑村、和林县台格斗村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乡村”。呼和浩特新机场开工建设;京呼高铁、呼太动车全线通车;地铁1、2号线开通运营,青城地铁进入“换乘时代”。 (三)生态屏障更为牢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全部关停退出,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开展,完成国土生态修复治理225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1%、37.3%。 (四)改革开放成果丰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医疗卫生、电力交易等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合作更加紧密。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8亿元,“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任务圆满完成,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
(一)让首府创新中心地位更为突显。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二)让首府现代产业体系更具特色。 要做精做特一产。要做大做强二产。要做优做新三产。 (三)让首府现代宜居形象全面提升。 农村方面,持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城市方面,打造更有活力、更具魅力的美丽青城、草原都市。 (四)让首府发展动力活力充分迸发。 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全面树立“办事不求人、项目能落地”的首府新形象。要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积极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经济圈,努力构建“东融、西联、南通、北开”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五)让首府绿色生态底色更显亮丽。 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再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美景。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推进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和湿地蓄水工程,恢复城市湿地生态功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首府天蓝地绿、水净河清。 (六)让首府广大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通过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要办好各级各类教育,让教育更加公平,让首府市民的孩子上学不再难。要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覆盖率达到100%。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保障好群众的生活,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首府群众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6%左右,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
(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首府新突破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塑造首府新优势 做优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在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中打造首府新名片 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山川河海”治理行动。持续推进污染防治。 (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拓展首府新空间 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五)在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中扮靓首府新形象 高水平规划城市。高品质建设城市。高标准管理城市。 (六)在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中诠释首府新内涵 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七)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释放首府新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八)在满足广大群众期盼中展现首府新作为 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水平。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
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用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用狠抓落实提升执行能力。用全面从严做到清正廉明。
↓↓↓
Copyright ©2004-2021 hhht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呼和浩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呼和浩特新闻网
Copyright ©2004-2021 hhht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呼和浩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呼和浩特新闻网